【地评线】桂声网评:接力爱与奉献,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青春力量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近日,在长安大学2023级新生里,一位女生的求学经历,引发关注。肖红玉来自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山区。从小学到初中,她曾三次遇到长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,从那时起,肖红玉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。她重拾了学习的信心。也坚定未来的高考目标。2023年7月29日,肖红玉考上了支教老师的母校,收到长安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她,为该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一新生。
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,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基石。尤其在偏远的山区,教育的力量更显得至关重要。这位来自山区的女孩肖红玉,在三任长安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帮助下,带着暖心“约定”通过努力考上了支教老师的母校。
求学过程艰辛曲折,故事结局温暖感人。肖红玉的经历是一首唱给奉献者的赞歌,是一份对山区孩子的希望和鼓励。肖红玉的经历并非个案。在我们的社会中,有许多像肖红玉这样的山区孩子,他们有着梦想,但是受限于各种条件,无法继续学业走出大山。正是这些支教老师,用他们的热情和专业,帮助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外部世界的窗户。
乡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,师资缺乏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。越来越多大学院校走进乡村小学,派驻大学生支教团,也在为我们提供一种看待乡村教育的新的视角。在很多人看来,乡村教育是落后的,是很难被改变的。但是,这些支教老师的经历告诉我们,乡村教育并不落后,只要我们愿意投入,愿意付出,就有可能让它变得更好。肖红玉在长安大学202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作为新生代表发言时说,小学六年级时,她与长安大学支教团老师初遇,彼时她所在的小学,既没有没有优越的经济条件,也没有雄厚的师资力量。“但长安大学支教老师来了,他们告诉我们,不论起点有多低,只要奋力奔跑就会到达终点”。
这些支教老师,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,更是在播种梦想,激发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。他们的出现,给山区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希望,更是向上生长力量。他们让孩子们知道,只要他们愿意努力,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。这种认识,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说,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鼓舞。
乡村振兴需要人才振兴,人才振兴需要教育振兴。除了国家政策扶持和高等院校的支持,乡村教育还需要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的青春力量参与进来。青年人是社会的未来,他们有着无限的活力和潜力,他们的新观念、新思想、新方法,都在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的元素。同时,那些被“浇灌滋养”的孩子们长大成人,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,他们也将继续接力爱与奉献,回到乡村做知识和梦想的“播种人”。
然而,我们也不能忽视支教老师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。在山区的教育环境中,他们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教学上的困难,还有生活和经济上的问题。他们的付出和努力,值得我们更多的尊重和赞扬,社会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与帮助。
未来,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支教老师走进山区,走进乡村,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在乡村教育的道路上接力奉献,为乡村教育的振兴贡献青春力量。我们相信,在他们的努力下,乡村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。(樊阳)
关键词:











